close

(這是去年雅典奧運期間寫的,已經是近一年前的舊文章了...) 當澳洲以22:2懸殊的比數大破風車軍團時,已經宣告8月22日的對荷蘭之戰,將是台灣隊在本屆奧運棒球場上的最後一役。對於台灣隊選手們近月的在外辛苦征戰,我們不忍心苛責太多,但棒球在睽違了12年才又再度踏上奧運殿堂,並且肩負萬千國人深切的期許,最後卻僅仍無緣晉級四強,相信是國人無法感到滿意的成績。

因為在正式開放美國大聯盟成員參加奧運比賽之前,這次的賽事的確是台灣隊最好的奪牌的機會,甚至是最接近金牌的一次。理由很簡單,因為台灣隊比其它國家幸運,能擁有三名大聯盟等級的球星助陣,雖然整體實力仍不如日、古、加,一旦調度得宜,在一場定勝負的比賽中,未嘗沒有勝出的可能。但是好不容易湊齊旅外好手配合中華職棒、及業餘好手組成的華麗陣容,卻仍錯失在這次奧運奪牌的機會,未來國內職棒水準若不能有效昇,別說要在下屆在北京奧運中復仇,三年後能否過得了日、韓這兩關取得亞洲區代表權,都是令人懷疑的。

棒球和籃球雖然同樣都是團隊運動,但在棒球場上一名好的投手投手,可以掌握超過比賽一半以上的勝負,相對於籃球場上即便是有一名實力突出的中鋒,也仍難以主宰比賽的結果。這次的台灣隊何其有幸,在王建民、曹錦輝所屬美國球團期望將球員兵役問題一勞永逸解決的情形下,願意協助配合棒協徵召,使得台灣隊能擁有傲視其它7隊的兩名大聯盟等級的巨投。但對照起中國隊姚明對於配合不上的隊友無情的抱怨,王、曹拼盡全力、幾乎宰制全場,加上陳金鋒的三分全壘打仍無法讓台灣隊在對日本隊的比賽中勝出,三人心中的抑鬱是可想而知的,也是令球迷最為感到無比嘆息與不捨的一刻(有些甚至是感到氣憤的),心理直想要是台灣隊再多一、二個旅美球員不知該有多好。

這次的比賽令我們驚訝日、古、加、澳等隊的實力,更對旅外選手與國內職棒選手實力的差距感到不可思議。(不必再說陳金鋒的好,他已是台灣隊其它野手遠遠所無法企及的高標。)以陳鏞基為例,十個月前的札晃亞錦賽,他只是個擔任代跑的角色,但經過亞錦賽和陳金鋒同隊的刺激,讓他毅然決然赴美闖蕩,短短半年的時間,再次代表國家,擔任台灣隊固定的先發三壘手,展現出穩健的守備帶給球隊的安定感、超快的跑壘速度與正確的跑壘觀念,真的不知要讓多少中華職棒的老大哥感到汗顏。對照對日之戰中職球員離二壘過遠被捕手牽制出局,以及沒有認清自己角色、一昧揮擊第一球的開路先鋒等荒腔走板的演出,我想國內職棒真的是到了必須大刀闊斧改革提昇的時刻了。

但遺憾的是,職棒打了十五年,心態卻一直是很封閉的,技術是不見進步的。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去年亞錦賽後棒協對職棒球員的表現不甚滿意、表示不排除在奧運會中,大幅啟用業餘選手進軍雅典的一席話所引起球團的反彈,揚言乾脆不支援台灣隊的事件中,即可窺見一二。球團想的不是如何透過比賽來提昇球員的實力繼續為過爭光,這樣的心態,當時即有人預感,奧運仍必須倚賴旅外球員。果不其然,以國內職棒為主力的球員,在這次賽事中依然無法擔綱重任,提供安定的力量。

國內職棒環境或許仍稱不上健全,但比起在小聯盟力爭上游的陳金鋒等人無疑是過度優渥的。當旅美選手們幾乎毫無休假的不斷練習比賽、忍受著狹小巴士的長途的移動時,國內的球星竟還有餘裕在球季尚在進行中,為廠商代言各項產品,賺進大筆鈔票,並因為過多的外務而壓縮練習時間。職棒的景氣好不容易回春,球團與球星打鐵趁熱的做法或許無可厚非,但別忘了,職業運動主宰一切的是實力,球團的做法無疑是過於短視的做法。紮實的練習是騙不了人的,時間一久,陳金鋒、王建民等人與國內球員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,甚至是越來越明顯,終至難以追趕。

誠如羅伯特‧法蘭克在「贏家通吃的社會」一書所提到,頂尖的美國大聯盟仍將吸引各國頂尖的球員前仆後繼前往挑戰,連職棒歷史悠久日本都難逃這股洪流。但在大聯盟正式開放所屬球員代表原國家參加奧運前,如果能從有效提昇國內職棒的競爭強度與比賽張力做起,不要讓每年數百場例行賽白白打過,設法讓球員的球技、心態與觀念能隨著每場比賽打過而提昇,以逐步趕上日、韓兩國的水準,若再適當搭配部份旅外球員,相信未來台灣隊在國際賽事當中,仍然是大有可為的。 報載對日一役賽後日本數位名將都來找陳金鋒握手,為他優異的的表現表示敬意,讓我回想起去年亞錦賽的中日之戰,松井稼頭央也是於賽後主動走向陳金鋒和他握手那一幕。陳金鋒用精湛球技連續兩次贏得榮耀與對手的尊敬,其他球員看了應做何感想,是見賢思齊,還是安於現狀?我想實力決定一切,唯有實力才能贏得比賽、贏得對手尊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ska52 的頭像
    aska52

    Aska52 のブログ

    aska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